船體及其上層建筑 運輸船舶的主體,為旅客、船員以及貨物、動力裝置和油、水等物料提供裝載的空間。
鋼質運輸船船體是用各種規格鋼板和型材焊接而成,由船底、兩舷、首端、尾端和甲板組成水密空心結構。船底有單底和雙底結構,由船底外板(包括平板龍骨)、內底板和內底邊板(雙層底結構的船有)、縱向骨架、橫向骨架等構件組成。船底骨架有橫骨架式和縱骨架式兩種。橫骨架式結構由肋板(橫向構件)、中桁材(位于船底縱向中心線處的縱桁,又稱中內龍骨)、旁桁材(位于船底縱向中心線兩側的縱桁,又稱旁內龍骨)等構件組成;縱骨架式結構減少肋板數,但增加船底縱骨。兩舷由水密的舷側外板和加強它的骨架(肋骨和舷側縱桁、縱骨等)組成。為了加強船體首尾結構,在首端有首柱,在尾端設尾柱。船體內部設若干道艙壁,形成不同用途的艙室。船的首部和尾部設有防撞艙壁,分別形成首尖艙、尾尖艙,以保安全。安裝主機、輔機及其附屬設備的機艙一般設在船中部或尾部,相應的船型稱為中機型或尾機型。船體垂直方向則用甲板和平臺分隔,甲板少則一層,如油船、散貨船;多則十余層,如遠洋客船。貫通首尾的最上一層水密甲板稱上甲板。船體的強度須能承受船上的載荷和外界水壓力,以及風浪中所產生的彎曲和扭轉等應力。
船舶運輸主要有以下類別:
船板鋼
|
船錨、鏈條
|
船用發動機
|
船用五金配件
|
船用閥
|
船舶同其他運輸方式所用工具相比,優點是運載量大,營運成本低。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,現代運輸船舶已形成種類繁多、技術復雜和高度專業化的龐大船隊(見世界商船隊)。 發展簡況 運輸船舶的發展大致經歷了舟筏、木帆船(見帆船)和蒸汽機船三個階段,現在處于以柴油機為基本動力的鋼船時代(見運輸船舶發展史)。早在史前時期,人類已經利用舟筏作為水路運輸工具。從古埃及時代到19世紀初葉的漫長歷史時期內,木帆船一直是主要的水路運輸工具。蒸汽機發明后,運輸船舶于19世紀初進入以蒸汽機為動力的新時期,造船材料也逐漸以鐵代木。早期的蒸汽機船,是靠安裝在兩舷的巨大明輪推進的,因此機動船在中國通常稱為輪船。19世紀中葉以后,螺旋槳逐漸代替了明輪,造船材料也從用鐵發展到用鋼,船舶的噸位不斷增大。19世紀末,汽輪機和柴油機相繼問世,又為船舶提供了新的動力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,柴油機動力漸居主導地位?,F在,幾乎所有的運輸船舶都以柴油機為動力。
運輸船舶按用途可分為客船和貨船,以及客貨兼載的客貨船。此外,運輸船舶還可以按航區分為遠洋船、沿海船、內河船以及北美洲的"大湖"船等;按航行方式分為排水型船(全部重量靠水的浮力支承的船)、水翼船和氣墊船等;按有無動力裝置分為機動船和駁船,機動船又可分為蒸汽機船、汽輪機船、柴油機船和核動力船等;按船體材料分為鋼船、木船、水泥船和玻璃鋼船等。
結構和組成 現代運輸船舶盡管種類繁多,構造不一,但都是由船體(包括上層建筑)和動力裝置(見船舶動力裝置)兩部分組成,并配置有各種舾裝設備和系統。